2006年,西安文物修复研究院的秦建明,在一张航空老照片里,发现了不寻常。在绿色的麦田上,赫然出现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圆环。最奇怪的是,这个圆环的中心是唐朝将领李瑾行的墓葬,难道这奇怪的圆环和墓主人有着什么联系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秦建明从照片成像尺寸计算出,这处大圆环直径约110米,环宽大约为3米左右,比一个足球场的直径足足长了20米。
圆环处在较为平坦的耕地中,呈淡淡的暗色调,与周围田野的色调有着明显的区别。另外,圆环除了西南部是田野道路而出现残缺外,其余地方非常规整,这就和17世纪出现的“麦田怪圈”很是相似。
当研究人员来到圆环处实地考察时,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竟然看不到任何异样。研究人员在现场拍摄的照片上,也看不出圆环的影子,这和“麦田怪圈”完全不符,那是什么原因造成圆环处麦田颜色加深了呢?
据当地村民讲,有麦子时,他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圆环所在区域的麦子比周围的矮上一截。根据这些说法,专家们取了些麦子高处的土质和低矮处的土质进行了对比,果然发现了端倪。低矮处土质里含有大量的木炭和料浆石,而高处的土质却没有。
而这些含有木炭和料浆石的土质,分布在以李瑾行墓为中心的半径55米处,正好围成了一个圆环。因为土质的不同,麦子颜色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解释了圆环处麦子呈现暗色调的原因。那究竟为什么,要在这墓葬周围更换土质呢?
距离李瑾行墓左侧大约3公里远,便是乾陵。自新石器时代起,乾陵所在地便一直有人类活动的痕迹。秦始皇曾在此建梁山宫、唐朝安史之乱时又沦为叛军根据地。更怪的是,圆环是乾陵独有的现象,其他帝王陵墓的航拍照片上从未发现过,难道这是盗墓者所为?
事实上,乾陵历史上多次被企图盗掘,唐末黄巢曾率领十多万大军几乎把乾陵挖了个底朝天,五代耀州刺史温韬发动军民共同盗墓。民国初年孙连仲带领军队在乾陵安营扎寨,日以继夜地挖了几个月。
但是,后来经过文物保护部门的考证,他们并没有真正深入乾陵内部,所以,大家一致认为乾陵完好无损。难道,盗墓者另辟途径,从李瑾行墓入手,进而寻求进入乾陵的通道?
专家否定了这种猜想,因为根据经验,盗墓者不会为了进入墓室,这么大范围的挖掘壕沟,他们只会找准一处,进行深入挖掘。排除了这个原因,专家只能从墓主人李瑾行身上寻找答案。
李瑾行是唐早期一个出身少数民族的将领,因为赫赫战功,孔武有力,深受武则天的器重。因此,武则天特批,李瑾行的墓葬可以作为乾陵的陪葬墓。并着重指明,要用李瑾行所属的民族靺鞨族的丧葬礼仪来安葬他。
而靺鞨族的风俗认为,如果人去世后安葬地靠近水边,将会给后世子孙带来好运。于是,李瑾行被安葬在乾陵左前方一个靠近水边的地方。为了防止水位过高,引起陵墓浸水,后人在陵墓四周修建了“围墓沟”,沟里又铺上一层木炭和料浆石,都是为了更好的吸附水分。
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围墓沟”早已被土层填平,人们只有在种下麦子时,麦子因为地下土质不同,呈现出不同颜色,才给这个奇妙的猜测,送上一个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