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 (通讯员 白玉超)宁强县被纳入“国家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大幅调动了学校参与传承保护的积极性。宁强县北关小学作为全县3个“羌文化普及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按照《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要求,率先开展羌文化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编制校本教材,成立多种社团,把本土羌族非遗文化同基础学科深度融合,取得了丰硕成果。
宁强羌族刺绣是祖辈留传下的传统技艺,被列入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该县一张文化名片。学校开展“羌韵”微课堂,把羌绣列入微课程,邀请羌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为师生讲解羌绣的起源、生活环境、文化现状以及羌绣手工艺的典型针法、图案、构图、产品等,给学生传授羌绣技艺,让羌族刺绣根植于幼小的心灵,让传承后继有人。
【资料图】
为使教学成果持续化、有平台,还成立了“云云羌绣”社团,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教学场所。
学生在学习羌绣
木刻在羌族传统技艺中源远流长。该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传统美术——版画的教学师资和基础,结合羌文化传承保护,近年成立了特色社团“羌纹”木刻版画工坊,配备了完备的雕刻工具、材料和相关设施,发掘羌族传统木刻版画技艺,收集和整理羌族文化元素,长期开展木刻版画教学活动,安排专门的教学老师,系统指导教学,使学生能够自由创作、分面、过稿、雕刻、印刷作品。宁强羌族木雕去年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该社团现存数百块学生制作的各种单块雕版和连环画套版。学生创作的木刻版画作品有十余幅在全国及省市中小学专业艺术竞赛活动中获得多项荣誉。
羌族民俗剪纸走进微课堂。学校把传统的剪纸技艺融入教学,通过邀请羌族民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示范引导、老师日常教学的方式,把羌族剪纸工艺同羌族文化元素相融合,让学生用一把把普通的小剪刀、一张张普通的彩纸,通过画、剪、拼、贴,一张张栩栩如生而富有羌文化元素的作品就展现出来。
此外,学校微课堂还开展羌语、羌族茶艺、羌族非遗美食制作等学习实践活动。
近年来,宁强县北关小学主动邀请相关部门和非遗专家进校指导,不断开展羌文化传承和保护实践工作,先后成立了羌音合唱团、羌舞舞蹈队、羌纹木刻版画工坊、纸上花园剪纸、羌族茶艺社等,定期开展活动。学生们通过学习实践,不仅传承了羌族特色技艺,还提升了羌文化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
羌文化保护与学校教学的有机融合、相辅相成,也形成了高质量的特色教学成果。2022年,该校校长胡自立负责的“羌韵”特色课程,被陕西省教育厅认定为陕西省中小学精品课程;李春元老师牵头负责的“羌族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微课”荣获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陕西省第十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一等奖,目前已经推荐到国家教育部参评。
本文选自2022年11月4日《文化艺术报》A04版
责 编 | 王越美
审 核 | 吴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