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屯村距周至县城5公里,310国道于村北穿境而过。2013年4个村民小组,266户,1132人,吴、赵、王三大姓氏占村民总户数90%。全村面积1400余亩,基本农田1200亩。
元至正十九年(1359),该村为黑渭之滨古屯田之序三,后继成村,村取屯名,后人口增多,分为上、下两村,于是便有上、下三屯之分。据传本村原从下三屯之西门迁居于塬上,故名上三屯。
(资料图片)
村处于渭水以南的头道塬上,村北约500米处为塬头,其崖高两三丈,从塬头修有一坡路至塬下,称为大坡。从大坡底往东约半里之远,塬下东西有三处较明显的自然泉眼和一些小泉眼,常年有清甜泉水流出,人们称为大河。河口有大小两个泉眼,泉水清而洋溢,村人称之为凉水泉。泉口处修有洗衣池,池东西两岸支有洗衣石盘,其中一块圆形水泥板上刻有民国时期“陕西省水利厅”字样。由于这种地理特征,若遇旱灾,塬上虽粮食歉收,塬下仍有收成,如塬下遇涝灾,塬上可补充不足,因此邻村人称上三屯是“半边巧”。20世纪80年代由于自然气候的变化,底层水位下降,塬下所有泉眼均干枯断水,从此水田变成旱地。
过去各组虽有机井,但因水位浅,水渠不畅,灌溉并不方便。近年来在国家的资助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新打几眼深井,安装地埋水管,基本覆盖所有田地,方便抗旱灌溉。
原有的粮食种植单一模式早已改变,村民积极投入科学种养殖及劳务经济。近年来在原有基础上又扩增了猕猴桃、樱桃及苗木的种植面积。养殖方面主要有肉鸡和生猪。村有小规模的建筑队六个。
村庄原只有北边一条街道,四面城墙围护,只有一个东城门楼。由于人口增多,经济发展,至2013年形成五条东西街道和三条南北出村道路,成为三纵五横街路。街道全部水泥硬化,两边修有排水明渠共5500多米。田间道路全部沙石硬化。
村东西两头的土地均已被各单位征用,如村东500米处有县粮库、景观花木园、石化加油站,村旁有四屯派出所;村西有县兽医站、农技站、翻砂铸造厂,四屯中学。另外,村北公路两边有各类商户。
2011年完成饮水工程,每家每户都用上自来水。新建八间社区服务中心。在戏楼和村委会门前的活动广场安装健身器材。2013年在中心出村路口新建一座村大门,门内至广场道路两边栽植有常绿苗木花卉。各街道安装路灯共54盏。村内有固定的垃圾集中点,有专职保洁员每天打扫街道和收集各户的生活垃圾。改厕133户,建沼气池50多个。
相传,老城墙外之西北隅沿古官路(即今310国道)两侧分别建有菩萨庙和无量庙,城外东南隅有魁星楼一座。2007年至2013年先后重建菩萨庙和魁星楼。
在县城以西至哑柏镇以东有14个村社组成了传统的正月十八神会,上三屯也是其中一社。每隔14年轮流承办神会一次。
十八神会
十八神会
十八神会
在四屯地区有11个村社组成翠峰青山《索圣母》,俗称“娘娘婆”神会。上三屯也是其中一社,每11年轮流办会一次。办会之年一般在农历三月初四或初五抬着神轿、敲着锣鼓上青山祀神五天,每天都有朝山谒神祈福祈子者,男女老少成群接踵上山。至三月初十又抬神像下山回村,选日子举行神会,至少演戏三日四晚,正会之日各社前来进香拜神。
村子有传承已久的锣鼓,其音调铿锵悦耳,每逢春节、神会或村人的丧葬皆响锣鼓。
该村有一个独特的年俗,即每逢大年三十晚,户族之间互相来往祭拜先祖,每户家族均由青年人和小孩端上香表盘串门烧香烧黄表,各家给前来的人备有香烟、糖果相送,当晚从8点前后始至12点前各街道人群来往不断。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只有私塾小学。新中国成立后,村小学三次搬迁,均在农户的空房内上课。1957年在村东建5间校舍,学生20名左右,只有1位教师。20世纪70年代又迁建于村东南方,建成一至六年级的完整学制小学。20世纪80年代,又将学校迁到村西,占地10亩,拥有4栋共计24间校舍。2011年,国家实施撤点并校,学生全部就读于四屯镇中心小学。
四屯镇中心小学
四屯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