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南山 王秉谦摄
初冬时节,咸阳多地河滩、湖畔迎来数量众多的候鸟,戏水、觅食、飞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资料图片)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在咸阳市委、市政府和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的坚强领导下,咸阳市生态环境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基层环境治理工作头绪多、体量大、任务重的复杂形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水平,全力推行生态环境保护“抓点示范”工作,从“点”入手、抓点促“线”、以线带“面”,围绕“培育点、连好线、拓宽面、全覆盖”目标,积极探索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新路径,着力推动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环境治理经验,加快补齐影响环境质量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聚力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泔河白鹭 张有望摄
咸阳清渭楼。曾怡摄
古渡廊桥。李军朝摄
抓牢“关键点”
推动环境治理“点上开花”
“您的企业环保码已赋黄色,请尽快处置后填报上传整改结果……”
近期,咸阳市高新区某企业负责人在生态环境“智慧码”平台内收到这样一条信息。随后,企业负责人在平台内了解到被赋黄码的原因,通过申诉窗口,及时上传了《重点涉气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一厂一策”方案》,经环境监管人员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对该企业“智慧码”黄转绿。
9月16日,咸阳市高新区生态环境“智慧码”正式上线,在全省率先推行以生态环境“智慧码”为核心的一企一码智能监管与服务体系。生态环境“智慧码”平台自应用以来,通过对不同问题来源进行任务调度及监管执法,全面实现“码”上看问题、“码”上改问题、“码”上防问题,进一步提升监管执法能力,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环境污染问题并进行自查自改,同时鼓励公众进行社会监督,有效解决了“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问题。
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不仅包括对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况监管,还涉及企业自行监测、固危废管理等诸多环节。对此,咸阳市生态环境局渭城分局自主开发了“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掌中宝APP”,充分做到法律法规随心查、国标地标信手调、企业信息不缺项、监管内容一目清、检查内容时时学、生态环境大家抓,实现执法信息化“零”为“整”,大力提高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专业化水平,为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执法走向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贡献了“渭城方案”。
科技赋能监管执法蝶变升级只是一个缩影。“抓点示范”活动开展以来,咸阳市为培育多点示范、形成治理合力,将抓点示范的工作部署向基层延伸,在大气、水、土壤、噪声、环评、执法等领域分别选择了“特色点”“攻坚点”等作为示范项目进行打造,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具特色”的56个抓点示范项目,其中监管类17个,治理类8个,机制类14个,项目类17个。
“以前,这里是一个大渠,到了夏天的时候,蚊虫、杂草特别多。治理之前,水都是黑的,现在就清澈的多啦。”泾阳县王桥镇屈家村村民李超说。
2020年,泾阳县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县,位于泾阳县王桥镇屈家村的一处黑臭水体便是泾阳县9处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之一。通过建立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生态塘,配套人工湿地深层处理,屈家村因生活污水积存导致水体黑臭的环境问题得到了解决,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
2022年,泾阳县农村黑臭水整治和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被纳入“抓点示范”项目,旨在通过推进项目实施,总结凝炼治理经验,探索形成符合地域特点的治理模式和技术路径,打造一批效果好、可观摩、能借鉴的示范项目,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和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可复制、能推广的治理经验和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县先后建成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8座,处理能力2850吨/日。
涓涓细流,浩瀚江河,水质好坏一头牵动着百姓的生活质量,一头维系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守护一方碧水,咸阳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综合施策、系统治理,扎实推进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水源保护。
咸阳南八县之一的三原县,立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着力实施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和七一村人工湿地处理项目,在清河国家湿地公园基础上,对清河水质进行综合治理,实施清河流域下游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其中,七一村人工湿地处理项目是清河水质综合治理项目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也是三原县2022年“抓点示范”项目。项目采用“预处理+人工湿地+四级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模式,污水处理总规模达400吨/天。监测显示,该项目出水水质不仅达到《陕西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中特别排放限值,主要指标还优于《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浓度排放限值的B标准。
矿井水是煤炭工业具有行业特点的污染源,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矿井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位于长武县的亭南煤矿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项目,是咸阳市在矿井水处理方面的创新之作。
该项目带动辖区4家煤矿先后实施矿井水提标改造,使矿井水深度处理后满足地表水III类标准回用。同时,在入河排污口设置标志牌,载明主要信息,建设巴歇尔槽、在线监测室,设置采样平台等,彻底解决了企业产能增加矿井水处理能力不足、原入河排污口监测取样、监管不便等问题。
咸阳市高新区执法人员使用“智慧码”平台
查看相关信息
咸阳市长武县执法人员在亭南煤矿入河排污口
进行采样监测
“咸阳市渭城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掌中宝”
APP让企业排放限制、执法检查等要素一目了然
拓宽“连接线”
推动环境治理“线上结果”
“病死的畜禽随意丢弃,河道里、树林里、马路边……蚊蝇遍地、腐油物不断渗出,别说在附近生活了,经过旁边都要捂着鼻子赶紧走。”说起将病死畜禽随意丢弃处理的各种弊端,淳化县的村民们多有抱怨。
近年来,畜禽养殖产业已发展成为淳化县振兴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县各规模养殖场(户)现有的化尸井负荷过载,环境承载压力大。为加强畜禽养殖行业污染防治,咸阳市生态环境局淳化分局多次前往江苏,积极对接江苏题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并进行招引,协助企业办理入驻立项、水保、环评等方面审批手续,帮助解决设备安装、调试期间环保设施遇到的问题,最终提前3个月,于今年5月在铁王镇安子洼村建成投运咸阳畜禽无害化处置中心项目,为咸阳唯一的无害化处理中心,负责全市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该项目将“常温搅碎法”升级为“高温法”,是目前国内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前沿和最新工艺,录入《病死及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具有运行成本低、安全系数高、灭菌效果强、残渣品质优、节能效果好、环保效果佳等特点,且产品可作为有机肥和工业用油原料,实现了资源合理化利用,大力提升了区域环境质量。
从治理中得到合理保护,从保护中寻找发展机遇。在“源头管控”上分门别类、在“严格准入”上因地制宜、在“竞进提质”中奋力作为。
按照“定标准、全落实”的要求,“抓点示范”明确各领域示范项目背景、具体任务、取得实效,以及项目推进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推行领导干部包抓,由市生态环境局县级领导包抓联系示范项目,定期深入联系项目帮助指导开展工作,今年以来开展指导10余轮次,协调解决推进示范项目建设难点、问题20余个。
在常态化的服务走访过程中,生态环境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位于武功县工业园区内的4家食品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有机废水,且需要依靠添加氮源优化进水浓度,成本较高且收效甚微。
但是,这类有机废水却是县城污水处理厂里净水碳源的绝佳补充。有时,由于碳源无法满足处理系统的脱氮要求时,污水处理厂还要外购碳源,由此造成一大笔成本。
一边是要花钱处理的有机废水,另一边却还要花钱去购买碳源,如果两边的需求能够打通,就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能够为两边企业都节省不少成本。为了分析论证该想法的可行性,咸阳市生态环境局武功分局主动对接、上门服务,经过对4家食品企业进、出水水质进行多次、反复对比、监测,并参考其他地市已有的相关成熟经验后,于今年5月“牵线搭桥”,对4家企业明确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企业按“限值排放”将生产过程中的废水通过管网直接排向污水处理厂,并定期开展监测,一旦污水处理厂碳源饱和,则需随时调整排放行为。
这也是全市首个将企业生产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合作项目,自“限值排放”实施以来,武功县县城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氮比例均衡,运行持续稳定,每年可为污水处理厂和4家食品制造企业节约成本70余万元,既实现了经济和环境效益双赢,又探索出一条可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
帝都之光。马林摄
夯实“保障面”
推动环境治理“面上出彩”
“个人防护类、器材工具类、消防应急类……”走进礼泉县陕西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厂房内,整齐有序的摆放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各类应急物资管理制度悬挂到位、一目了然。
这是该市建成的第二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库,填补了礼泉县目前环境应急救援物资集约化储备使用的空白,改变县域乃至咸阳市南部县区应对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时,应急救援物资匮乏不足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为了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切实守护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全市依托社会力量组建了3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完成1165家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和260家涉危险化学品、重金属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分领域分行业举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全面提升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保障能力。
谋长远之策,建久安之势。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场考验意志和耐心的攻坚战、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为了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要求开展“抓点示范”工作,巩固拓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成效,培育高质量发展绿色增长点,咸阳不断在行动……
健全机制谋长远。咸阳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抓点示范”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将工作实效作为检验项目优劣的标准,力促各基层认真筹划好、组织好、实施好项目策划包装,确保“抓点示范”解决现实问题,取得实在成效。同时,在开展过程中,充分学习借鉴域外先进经验,聚力开放创新,加深兄弟单位、兄弟地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系统上下主动谋事干事意识明显增强。目前,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抓点示范”确定的项目均按时限稳步推进,带来的成效显而易见。
截至12月3日,咸阳市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7天。1月—10月,全市9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8.9%,6个国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辖区内绿意盎然的旬邑石门山成为自然生态保护的最好注脚,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思路,全市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固体废物、核与辐射现状整体安全稳定。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以生态环境治理“抓点示范”的“小切口”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的“大改革”,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生态环境立体改善,为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咸阳渭柳湿地公园 马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