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们上山挖折耳根,组织花式课间操,趣味音乐课堂......这是发生在汉中市勉县山区支教老师和孩子们之间欢乐的时光。“铁老师”支教的故事,被记录在社交平台的小视频上,引起广大网友关注。
其中一个支教老师孟露告诉华商报记者,拍这些视频不仅仅是告诉大家在大山里有一群渴望知识的孩子,他们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也为了给孩子们留下记录,让后来的老师把这些记录延续下去。
“叔叔好,阿姨好......”孩子们见到随行穿着铁路制服的工作人员,反而一点儿也不生怯,跑上前来热情地打招呼。
【资料图】
走进大山深处的勉县元墩镇杨庄小学,眼前的绿色渐渐浓郁,清澈明亮的溪水环绕庄重朴素的校园。2008年汶川地震后重建的杨庄小学保留了8个班级,不到200个孩子。教育环境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学区3个村都曾是深度贫困村,60%以上为留守儿童,许多孩子从出生至今从没走出过大山。
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帮扶举措,将铁路帮扶村附近的元墩镇杨庄小学、漆树坝镇中心小学等5所学校纳入支教范围,从全局内择优筛选具有专业师资证书的12名青年骨干作为支教老师,分批派驻支教学校,为更多留守儿童插上飞出大山的翅膀。2021年冬天,来自西铁汉中车务段和西安客运段的职工孟露、董春阳作为首批选拔人员来到这里支教。
“刚刚接触这些孩子的时候就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和温暖,祝福的小卡片,偷偷塞到我们口袋里的烤板栗,以及黑板上的惊喜......”说到这些,孟露的眼眶红了起来。
对于孟露和董春阳来说,能实现自己当老师的梦想,能在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里参与到乡村振兴这样有意义的事情中,更重要的是能认识这些可爱朴实的孩子,和他们交上朋友,能得到孩子们内心真诚的感谢,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孟露是土生土长的汉中人,名副其实的“铁三代”,也是一个笑起来很甜的95后姑娘,她在这里教孩子们音乐。
“从小自己就有个当老师的梦想,能到这里支教,也是圆自己的梦,我一定尽最大努力,为学校和孩子们多做有意义的事情!”孟露说。
就在今天的音乐课上,孟露老师给五年级的孩子们教的是一首捷克民歌《土风舞》,对于外来的新鲜事物,孩子们的热情很高,课堂上踊跃回答问题,一齐放声歌唱。其中需要用到手铃的时候,大家更是争先恐后的要求实操。整个课堂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记者发现,杨庄小校的过道走廊,随处可见学生自己创作的画作和手工作品。董春阳老师的家乡是河北唐山,她主要教孩子们科学和美术课程。不远万里来到汉中的大山里支教,让她感慨万千。
在董春阳看来,这里的支教生活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增加了社会阅历。山里的孩子们借助老师的视角,推开认识世界的另一扇大门,这对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理想、追求梦想有着现实而积极的意义......
尽可能的激发和鼓励孩子们的想象力,释放他们的天性,创造无限的可能。 针对支教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艺术特长类老师相对匮乏,学生基础艺术素养较为薄弱这一现实情况。
孟露和董春阳老师到校后制定了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成立了杨庄小学建校历史上首个校园合唱团。目前合唱团成员30人,合唱团在释放孩子天性的同时,不断培养孩子对音乐艺术的全新认知,为其构建自我展示的艺术平台。
如今,这里的孩子从腼腆、胆怯到谈吐自如、落落大方,变得自信起来,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敢走向舞台表现自己,也开始培养起各种兴趣爱好。
除此之外,2022年利用暑假时间,董春阳精心准备,变身汉服主播小姐姐,和其他几个支教老师在铁路帮扶的几个镇村,通过抖音平台进行助农带货直播,帮助当地村民销售了许多农产品。
梦露老师还告诉记者,支教过程中,了解到学校缺少部分学科所需的教学物资。几个支教老师还积极联系各帮扶单位,为学校购置教育教学物资。平时通过走访驻村工作队、学校老师、周末家访实地了解困难学生家庭情况。并根据掌握的资料,制定了重点学生帮扶计划。利用晚自习对其进行单独辅导、为其购置生活物品、在节假日送去慰问。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也是这个时代的主角,他们是铁路上普普通通的职工,曾用微笑和真诚服务每一位南来北往的旅客。这次,他们选择跨越山海,把微笑和真诚带给大山里的孩子,用知识与爱心点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
他们走来,他们最美的青春在这个山村的三尺讲台上绽放,带着理想,带着朴素而又美好的愿望,用满腔热忱盛放爱与希望,为他们感动,向他们致敬。
华商报记者 韩丹 编辑 姜磊 董惠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