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不愿意工作,不愿意结婚,甚至不愿意生孩子。脑子里每天想的就是自己怎么快乐,怎么舒服,怎么轻松的发大财。
【资料图】
社会新闻上,经常能看见,学校没学生了。偏远地区的小学,一名学生支撑一整所学校,几个乡镇凑在一起,凑不出一个完整的小学。
大口都被大城市虹吸走了,北上广都是外来人口,挤的开车都要摇号了。但现如今,上海也出现了小学没人的情况,是怎么回事,和00后有关吗?
“这是你们想要的结果?”上海一小学仅22名新生,老师比学生多!
事情发生在上海浦东新区的三桥小学,2025年新学期的一年级只有22个新生,这22名新生被分配到了5个班级,由23名老师教育。
这事儿听起来虽然有点不可思议,可它就真切的发生了,老师比学生都多。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太浪费教育资源了”,或者“这帮孩子可享福了,老师都能一对一了”。
但仔细想想,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它背后藏着不少让人头疼的问题。而且我们要先肯定,这个锅,不能让00后来背。
00后最大的今年25岁,按照正常结婚的年龄,就算到年纪就结婚,孩子也不够上小学,也就是说,从95后开始,孩子就少了。
那为什么,这种情况波及到上海了呢?这是那些不生孩子的人,想看到的结果吗?这一点,我们就要仔细分析了。
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人挤人、从前学位能抢破头。现在居然有小学招不满学生,这信号可不一般。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或者说不敢多生孩子。养个孩子成本太高了,费钱又劳神,很多年轻人干脆选择不结婚,或者只要一个孩子。
再加上三桥小学这个学区本身是个动迁地块,本来住户就搬走了不少,适龄儿童自然更少。所以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很多地方都可能要面对的现实。
有人可能觉得,一个班才几个学生,那不是挺好的吗?老师能关注到每个孩子。但实际情况可能恰恰相反。
学生少,不代表学生成绩就会好!
学习其实不是一对一就一定有好处,学生太少,学习氛围就淡了,小朋友之间缺乏互动和竞争,老师讲课也容易提不起劲儿,反而不利于成长。
而且这么低的利用率,对教学资源也是一种浪费。这问题不止发生在小学。今年小学招不满,六年后就会影响到中学,再往后大学也会跟着受影响。
现在很多农村学校因为没生源已经关停了,没想到上海这样的城市也开始出现这种情况。那怎么办呢?
光靠鼓励生育可能不够,还得拿出更实在的政策,比如放开落户限制、吸引更多人来上海工作生活,这样才能让城市保持活力。
所以你看,三桥小学这22个新生,不只是一个学校的困境,它更像是一个缩影,提醒我们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已经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笔者寄语:
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能责怪任何一个人群。也不是谁想看见的结果,是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必然结果。
底层人能选择的方案本就不多,生不生孩子,是对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个决定。生了就皆大欢喜,不生也能飘然于世间。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有孩子的家长,第一时间给孩子规划好未来的教育路线。从事教育也的老师们,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