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东盟经开区的广西冰客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一条国内单机产能最大的HPP果汁生产线正高效运转,一瓶瓶果汁完成最后的生产工序。作为该公司制造部的总经理,37岁的庞成友带领研发团队,专注于果汁产品的技术攻坚。两年前,这条超高压灭菌生产线的投产,让沃柑汁得以在常温条件下完成杀菌处理,更好地锁住武鸣沃柑的原汁风味。
(资料图)
10月9日,记者跟随庞成友一同走进果汁生产车间。水果进入生产线后,需依次经过清洗、筛选、毛刷等多道预处理工序。在榨汁环节,不再是传统的打浆压榨、螺杆压榨等方式,而是采用先进的切半榨汁工艺,引入杯榨机实现高效取汁,榨出的果汁随即通过冰水系统快速降温,防止果汁在生产过程中风味损失。随后,果汁经灌装、上盖,进入关键的HPP超高压灭菌环节,庞成友所在团队创新研发的这项技术可在常温条件下施以500兆帕以上压力完成灭菌,全程不添加任何防腐成分,一杯口感清新的沃柑汁以“冰鲜”状态完成出品。
庞成友巡查生产线的情况。
“传统柑橘汁采取热灭菌方式,高温可能会导致果汁风味及营养发生变化,有些产品还要加入香精色素等添加剂,才能让果汁成品更稳定。”庞成友说,为突破这一技术瓶颈,他和团队成员为之做了很大的努力。
在压榨工艺的探索初期,团队曾面临果汁风味不稳定的挑战,榨出的沃柑汁时常带有苦味和果皮的辛辣感,团队先后更换了多轮压榨设备,才筛选出合适的榨汁方式。而此前在生产中采用热杀菌处理,加工出的沃柑汁必须冷冻储存,消费者饮用前还得提前解冻,无法实现开瓶即饮。为此,团队自2023年起转向研发低温果汁加工技术,通过引入HPP超高压灭菌工艺,实现了果汁在冷藏条件下也能稳定保存,完成了关键性突破。
庞成友抽查果汁质量。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生产的1升装沃柑汁市场零售价为28元/瓶,截至目前,沃柑产品销售额约3000万元。小小沃柑通过精深加工,实现身价倍增,延伸了产业链,为果农、选果场进一步解决销售难题,也带动了沃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实验室的潜心钻研到生产线的规模化运作,庞成友全程见证了武鸣沃柑汁从零到一的突破。随着榨汁工艺成功拓展至橙子、沙糖桔等更多品类,“南宁产”果汁赢得市场青睐,庞成友倍感欣慰。
庞成友正在巡查生产线的情况。
如今,作为制造部的总经理,庞成友不仅参与产品研发,也要统筹管理生产全流程,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管理者”不同,庞成友笑称自己更像是一位果汁生产的“数据管理大师”。他说,公司有31项沃柑加工相关专利授权,车间实现了数字化生产,依托自动化设备完成鲜果分选,让生产环节的各项质量指标都能通过数据实时呈现,推动沃柑汁生产向“智能制造”转型。
庞成友(左一)正在巡查生产线的情况。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