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压力加速国产替代,自主创新成为产业共识。近日,美国宣布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对中国产品加征100%关税,并同步对“所有关键美国制造软件”实施严格出口管制。此举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新一轮遏制。受影响的核心领域,正是信创体系中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与工业软件等关键基础环节。面对挑战,中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核心自立”的步伐。
破局之道:从“自主可控”到“智能进化”
在工业制造的“神经系统”层面,东土科技自主研发的鸿道 操作系统Intewell 与新型智能控制器,正在成为国产技术突破的典范。
【资料图】
鸿道 操作系统采用微内核架构,具备微秒级实时响应能力和高可靠性,已在半导体设备、航空航天等国家重点领域实现稳定运行。基于鸿道 系统的新一代智能控制器,集成计算、通信与控制功能,可直接运行AI算法与视觉任务,打破传统PLC的功能边界,真正实现“控制+计算+智能”一体化架构。目前,该方案已在国产高端半导体设备中替代进口PLC系统,完成从操作系统、编程环境到控制器硬件的全栈国产化落地。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制造在工业核心控制领域实现了从“可用”到“可控”的历史性跨越。
前瞻布局:构建具身智能生态,强化产业链协同
在夯实工业控制底座的同时,东土科技正进一步面向未来的具身智能领域发力。
近日,公司宣布通过多项战略投资深度布局具身机器人产业链,已签署协议参股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安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并拟领投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A轮融资。这一布局覆盖了从“机器人本体—算法模型—产业场景”的完整生态。
通过参股上述企业,公司将在运动控制、工业训练场景等关键环节形成协同创新网络,加速构建鸿道 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生态,推动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制造场景中的深度融合。
中国工业新底座:鸿道 +AUTBUS
当前,“AI+新型工业化”正成为中国制造的创新突破口。东土科技持续以鸿道 与AUTBUS 总线为核心,打造具备时间确定性网络与确定性计算能力的机器人电子架构。
这套“工业大脑+神经系统”的底层体系,将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设备及工业控制系统提供高安全、高性能、高可靠的基础平台。
东土科技不直接生产机器人本体,更聚焦于底层操作系统与网络标准的国产化,以核心技术驱动生态共建。未来,东土科技将携手更多合作伙伴,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的发展。
外部封锁加速了中国科技产业的自我进化,也让自主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从鸿道 操作系统到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工业控制到产业生态,东土科技正用实际行动诠释—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赢得未来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