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城市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巨型“氧吧”,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还创造出更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毫无疑问,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事关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近年来,我市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做出了哪些努力?记者就此问题做了深度调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数据显示,2022年,铜川林业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紧扣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开展“双重”工程建设、重点区域绿化、全民义务植树,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全年完成营造林13.89万亩,其中重点区域绿化1.25万亩,分别占年计划的138.9%和125%,超额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退耕还林走上致富路
2022年12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王益区川口村看到,生态、景观、运动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山体公园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村子里的涉林产业发展得非常好,人居环境整洁、森林氛围浓郁。据了解,这里曾经荣获国家森林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级旅游示范村等荣誉。
68岁的李根政是川口村一名普通农民。当地实行退耕还林之前,他要么在自己的地里种植蔬菜,要么就是出外做些小生意。实行退耕还林后,村党支部书记王雪琴找到他,建议他种植核桃树。为了紧跟国家好政策,他当即就从宜君县购买了80棵核桃苗,种在了自家的两亩蔬菜园里。
“种核桃树前三年见不到效益,从去年开始,这80棵核桃树终于是见了效益,今年产值更是翻了一倍!”李根政同记者聊起了他的“致富经”。
沿着李根政家房前宽广的柏油路步行上山,约5分钟便到了种植核桃树的地块。放眼望去,80棵核桃树整齐地排列在田间地头。
“以前种植蔬菜,隔三岔五地浇水施肥,累人不说,还不挣钱。我年纪大了,体力活实在是干不了了,自从种植了核桃树后,我隔一段时间,上去施肥一次,疏剪之后,坐等雨水来临,好在铜川的雨水充足,我这80棵核桃树苗全活了,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收入。”交谈的时候,李根政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从去年8月份开始,李根政便和家里的弟弟妹妹一起将成熟的核桃,一颗颗从树上摘下来,运送到光明巷的市场进行售卖,每斤核桃卖到了8元。今年,他的核桃园的产值相比去年翻了一番。他告诉记者,王雪琴又找到他,请专家送技术,通过嫁接新品种,给核桃园全面进行了升级,李根政相信核桃园会越来越好,产量会越来越高。
森林乡村端上“金饭碗”
近年来,川口村不断加大美化绿化力度,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小流域治理、草地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荒山荒地得到了有效绿化,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川口村不断发展绿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变城中村为城中景,化城中房为城中店,变风景为产业,化美丽为生产力,陆续建成了南屏公园、生态儿童游乐园,以乡村旅游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绿水青山焕活了川口村的金山银山,让生态资本成为了富民资本,川口村将继续坚持农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丰厚“生态”家底,将生态优势最大程度转化为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构建生态保护和乡村发展双赢新格局。
一座森林之城已跃然显现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生态文明战略部署,突出身边增绿,坚持每年实施城市、道路、流域、园区、景区和庭院六大重点区域绿化,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集中连片标准栽植,先后扩建和完善了铜川植物园、人民公园、重兴公园、城市运动公园等多处城市公园绿地,建成铜川书画公园、北市区川口南屏公园和红矸山山体公园,以及王家河、淌泥河、漆水河、沮河河滨绿地游园和小微湿地公园。
以荒山荒地、疏林地、林中空地、灌木林地、未利用地为重点,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等方式,合理布局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项造林项目,全面完成2021年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营造林工程尾留任务,圆满完成2022年渭北地区固沟保塬生态保护修复项目80%以上年度任务,森林植被得到恢复,水土流失状况得到遏制,实现森林资源扩量增效,生态功能持续增强,绿色版图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 | 王 兴
排版 | 石 琼
主编 | 李宏国
来源 | 铜川日报